經濟觀察網記者張銳“這是我們和高德一起研發的智慧交通錐,能實時定位,也能在發生撞擊與側翻時報警。”8月24日,在2022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的廣東交通集團展台,一名負責技術講解的工作人員陳豪向觀展者介紹。
與智慧交通錐同時搭配的,還有一款安全管控機器人和一款施工人員穿戴設備,主要功能除定位和報警外,機器人和施工人員能獨立或聯動執行視頻監控、拍照以及語音廣播等工作。
“這是目前唯一針對施工管理人員的解決方案,能有效提高施工作業的安全性,未來隨著智慧高速的建設也將服務於無人駕駛發展。”陳豪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這套方案結合物聯網、5G、北斗定位等技術,上述三款產品記錄的數據將上傳至一個養護施工安全管控智能雲平台。他亦向記者展示安裝在手機端的安全管控移動APP,實時查看施工現場的記錄情況。
不止是施工管理,高速公路監控、鐵路檢修、橋樑健康監測等一系列智慧交通建設的數據庫在迅速膨脹。
監控系統AI化
廣東交通集團展台的南沙大橋項目簡介顯示,南沙大橋於2019年4月2日正式建成通車,全長12.88km,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為100km/h。目前,南沙大橋日均車流量已超過設計車流,且大貨車佔比約45%。
8月24日,上述技術工作人員陳豪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儘管南沙大橋的車流量已超過建設時的預期,仍在大橋可承受的安全車流量範圍內,但日常保暢、保安全的工作重要性則愈加凸顯。
據他介紹,南沙已滿足全面覆蓋監控相機遠景、中景、近景的要求,提高了時間監測中的效率和準確率。同時,通過數據計算平台對實時交通流數據分析,實現事件處置效果的量化分析與評估,以及基於物流車動態視頻的交通事件檢測與處置模型,實現信息採集與共享。以上系統在廣東交通集團投入使用以來,平均每天監測異常事件800多起,事件準確率達94%以上,亦可直觀看到各時間段的事件分佈情況。
“一公里遠也能拍得清楚了,如果檢測到有比如行人闖路、車輛逆行、自燃事故等會彈窗預警,處置情況最終反饋回交通管理中心。”提供智慧監測、交通事件檢測解決方案的參展商廣東喜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訊科技”)的工作人員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這位工作人員稱,傳統視頻監控技術效率低、盲點多,並且只能通過人工巡查發現異常和取證,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已經顯得落後。
喜訊科技的簡介顯示,該公司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交通事件檢測系統主要是基於大數據、視頻流的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等。
以珠海機場高速監控中心接入喜訊科技交通事件檢測系統一次事故預警為例,2022年2月17日08點40分,珠海機場高速機場往斗門方向,一輛行駛中的汽車突然發生自燃事故。不到10秒鐘,檢測系統即通過移動短信、微信和釘釘等方式向值班員發出預警。值班員根據預警信息,聯動公安、消防等部門人員趕往現場處置,並於09點12分高速公路恢復行車。
喜訊科技稱,該系統運行至今的事件預警準確率約96%,智能預警技術還可運用於水上交通。
“我們採集的數據越多,未來的算法也會更準確。”上述喜訊科技工作人員說。
為“無人駕駛”做準備
8月24日,北京鐵道工程機電技術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鐵所”)在2022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展出一套“國內首創-南寧全自動駕駛車輛基地作業綜合管理系統”。
這是一套針對全自動駕駛車輛基地自動駕駛區內的人員、計劃、安全、作業管理開發的綜合管控系統。經濟觀察網記者在該系統作業統計信息主界面看到,顯示內容還包括故障分類統計、故障記錄圖表等。
北鐵所華南片區技術支持溫樹仙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以往傳統的作業方式依靠人計算,並且一層一層傳遞,效率低、安全性也不可靠,不能滿足地鐵“無人駕駛”建設需要的安全要求,新的管控系統智能化、可視化。他舉例稱,以“遺漏工具情況”為例,新的工具管理方式是給每一個工具貼上標籤,進出需要識別,以保證施工人員“帶進去多少,帶出來多少”,減少安全隱患。
“目前這套系統在南寧地鐵5號線那洪車輛基地試運營。”溫樹仙續稱,隨著南寧項目的上線,他們目前已經有十多個新的意向客戶,涉及青島、廈門、西安等多個城市。與此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建設,北鐵所在大灣區的團隊也在不斷增加。
據記者了解,今年3月,北鐵所獲評為北京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此之前的2011年至2021年,北鐵所先後11次參與高鐵動車救援工作。除南寧全自動駕駛車輛基地作業綜合管理系統外,北鐵所亦自主研發高鐵動車、地鐵城軌車輛智能巡檢管理系統及多功能巡檢一體機等。(文中陳豪為化名)
來源:經濟觀察網